文章来源:http://www.cna.com.tw/news/acul/201712040172-1.aspx
(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4日電)十三行博物館鎮館之寶「人面陶罐」,早期修護所用黏著劑及填補石膏劣化,中研院與法國羅浮宮專業修復師合作,將碎片重新拆解、拼湊、填補,陶罐5日將以嶄新容顏與外界見面。
文物保存修復是結合科學、歷史及藝術的專業,文物修復師雖隱身幕後,卻直接面對文物,匯集各朝代的智慧和努力,凝結專業的手藝換取文物更長久的生命。
新北市十三行博物館長陳春蘭今天接受中央社訪問表示,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與法國羅浮宮專業修復師尼索勒(Stephanie Nisole)共同操刀,運用最新技術與材料花一個月細心修復。
陳春蘭說,尼索勒擅長人類學、考古學、民族學與藝術史,從事文物修復有20年經歷,也是法國羅浮宮專業修復師,曾修復陶瓷、金屬、越南和中國青瓷、伊斯蘭陶瓷和瓷磚、非洲和美洲印第安人文物等。
文物修復師經常要給文物修飾外觀,陳春蘭表示,尼索勒將陶罐脆片重新拆解,人面陶罐的把手及較大面積是以石膏修補;裂痕採用玻璃微泡(glass bubble)修復後上色,以低於陶罐表面0.5-1mm做為差異,代表修復處。
陳春蘭說,「人面陶罐」是十三行遺址出土文物中,完整人臉的史前陶罐,微凸眉毛、細長雙眼、高挺鼻梁和微張的嘴角,搭配雙耳,維妙維肖的表情推測與信仰有關,展現十三行人精湛的製陶技術與創造力。
她表示,今年例行性檢視「人面陶罐」時,發現早期修護所用黏著劑及石膏填補材劣化,文物修復師將陶罐碎片重新拆解、拼湊、填補,並花費數天調出與陶罐相似的顏色,塗上後,淡化原本的修補痕跡,臉上的拼接紋路因採取玻璃微泡,也變得更細緻。
陳春蘭表示,十三行遺址是在60年前被發現,距今1800年到500年前,是重要的國定遺址。「人面陶罐」造型獨特,全台灣首見,也是展出14年來首次「微整形」,修復後的橙紅色更顯得容光煥發。
她說,除在玻璃櫃展示真跡,更製作3D立體複製品,讓民眾可直接觸摸,也開發多項人面陶罐文創商品,最受歡迎的包括原比例與縮小版的複製品、巧克力禮盒、存錢筒、鑰匙圈等,是值得蒐藏的紀念品。1061204
關鍵字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