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美容診所

最新消息 首頁 最新消息
 
百年古宅被榕樹占領,成為中國的吳哥窟
2018.2.9

文章来源:http://www.lotour.com/zhengwen/2/lg-jc-27991.shtml

符家宅,這是一座深藏于海南省文昌市頭苑鎮松樹下村的百年大宅,當地人又稱松樹大屋。曾輝煌一時的它在近百年的時光里,見證了數十年的莊嚴輝煌、數十年的熱火朝天、數十年的清幽寧靜。也見證了符家百年的興衰。整座大宅同時融合了瓊北鄉村民宅風格、南洋騎樓風格與伊斯蘭拱券風格。其建筑理念中的開放性與濃濃的故土情懷,表現得淋漓盡致。也許是年代久遠,或是少被人提起,知道這座大宅的人甚少。幸運的是我此行的向導曾經來過這里,讓我能有幸一睹這曾經輝煌的百年大宅。正如向導大哥所說,知道文昌符家宅的人甚少,所在位置還不好找。進入松樹下村的路很復雜,小路支路特別多,如果自駕前往,估計就算有導航都有點困難。符家宅位于某條小路的盡頭,斑駁的外墻向人述說著它悠久的歷史。原本豪華的大門已不復存在,替代它的是簡陋的鐵條門。大宅的門用一把簡單的鏈條鎖鎖著,透過鐵門我好奇窺探里面的一切。向導大哥在大宅對面的一戶人家中找到了一位大叔,他名叫符策軒,算是符家宅主人的遠房親戚,如今被委托看管這座老宅。雖說已是12月了,但海南仍是夏天,大叔光著膀子就來了,為我們打開這座經歷了百年風雨滄桑的老宅。進入符家宅,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層層疊疊的伊斯蘭風格的拱券連廊設計,馬蹄形、三葉形、弓形與尖形的拱券運用是符家宅的一大特色。多道拱券并列的縱聯拱筒式門廊莊嚴肅穆,像一個個美妙的取景框,截取出最為別致的風景,無論哪個角度,都會有不同驚喜。也許是陰雨天的緣故,站在這座古宅之中有一種陰沉的年代感,一道道縱聯的拱門層層遞進,庭院深深,仿佛要帶我進入時光隧道,回顧大宅那興衰榮辱的百年時光。符家宅,由在新加坡經商的符姓家族三兄弟始建于1915年,占地面積約1300平方米,由三棟連體二層瓦頂房和八間橫屋組成,共有三十四個房間,是海南比較傳統的三進單橫屋式。三間連體的大屋結構相近,均為中間中堂、兩邊配以臥室的設計,中堂旁殘留的半段臺階通往二樓。符家宅以泰國黑鹽木和當地青磚作為主要建筑材料,用文昌本地的優質灰漿粘合,結實的用料也使得老宅歷經百年依舊巋然不倒。大宅于1917年建成后,在當地遠近聞名,許多人都慕名前來觀賞,當年甚至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寧愿不吃飯,也要去看一眼松樹大屋。”可見大宅當年是何等的輝煌。符家宅建成不久,符家老大和老二返回新加坡經營生意。老三往返于新加坡與海南之間,兼顧生意和看管房屋,一直到1930年。日本侵華戰爭爆發后,為躲避戰亂,符家舉家遷往新加坡。符家宅在此后動蕩的幾十年里成為游擊隊的駐扎地,學校,食堂和糧倉。解放后,符家老大妻子潘氏和老二妻子林氏回到符家宅居住。兩位年邁老嫗生活艱辛,只得將老宅中值錢的木料拆下變賣,以維持生計。兩位老人從昔日的富貴淪落到晚景凄涼,不由讓人感慨連連。兩位老人去世后,符家宅中便再沒有人居住、無人看管了。如今的符家宅中木質窗框已經松松垮垮,只有半扇窗門上的雕花依稀地描摹著曾經的輝煌;房頂的瓦片七零八落,不知所終,橫梁被拆卸得只剩下孤零零的一根還支撐著,追憶它杳無蹤跡的同伴;青苔和野草悄悄爬上高墻,取代了雕花與彩繪,重新用斑駁陸離裝點這墻壁。偶爾間,你會感覺到二樓那美妙的伊斯蘭風情的圓窗前有一位憑窗眺望的麗人,這是宅子曾經的主人。如今,通向正屋二樓的木質臺階和二樓的木質樓板早已腐爛,取代她的是這無孔不入茂盛的榕樹。古人們常用“一枝紅杏出來墻來”來形容墻外的美好風景。在這里無數樹枝翻過高大的院墻,來窺探這古宅內的風光。也許在它們還是小樹苗時這里面可也輝煌一時,但當它們終于能翻墻而過時,墻內這蒼涼的一切也許會讓它們有些失望。從符家宅出來,回望綠蔭叢中這百年古宅,心情久久不能平復。海南的百年老宅并不少見,但像符家宅這樣同時融合了瓊北鄉村民宅風格、南洋騎樓風格與伊斯蘭拱券風格,且規模宏大的現存民宅,則是寥寥無幾。如此據有歷史和文物價值的百年豪華古宅任其自身自滅,是否有些暴殄天物,符家人無力修善和保護,我想應該還是有很多人能夠完成這個使命的。作者簡介:寒殘一葉,攝影師、旅行家、自媒體人。微博:@寒殘一葉,微信公眾號:hancanyiye,微信號:hcyy0571。貼士

關鍵字標籤:金邊吳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