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http://news.cnfol.com/chanyejingji/20171104/25575341.shtml
近期,隨著《關于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的意見》的印發,醫療器械行業受到廣泛關注。中國藥品監督管理研究會副秘書長王寶亭日前指出,我國已經成為全世界醫療器械的主要生產國和主要消費國之一,到2020年國內的年銷售總額預計將超過7000億元,未來10年年均增速達10%以上。 受益于政策利好,國內醫療器械行業迎來高速發展,從陸續披露的醫療器械上市公司三季報,以及此前的半年報可以看出,醫療器械類企業業績增幅明顯。其中,江蘇魚躍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魚躍醫療”,002223.SZ)前三季度營收凈利實現雙增,且增幅均超過20%;微創醫療科學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微創醫療”,00853.HK)上半年期間利潤增幅高達272.4%。 良好的業績表現和廣闊的發展前景同時吸引了資本的關注,近段時間,包括美的、海爾、上海電氣等知名企業也紛紛布局醫療器械市場。不過,業內人士指出,我國在醫療器械領域仍然處于產業鏈低端環節,高端產品主要依賴于進口,離實現“進口替代”仍有較大的距離。 對此,山東新華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華醫療”,600587.SH)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近年來國家陸續出臺醫療器械相關扶持政策,國產醫療器械“進口替代”空間巨大。未來公司將繼續通過自主創新來打造自身品牌,提升與國際同類產品的競爭力。 拼搶行業紅利 據中國醫藥物資協會發布的《2016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藍皮書》數據顯示,中國醫療器械市場銷售規模由2001年的179億元增長到2015年的3080億元,剔除物價因素影響,15年間增長了約17.21倍。 在行業整體發展迅猛的背景下,各大醫療器械類企業也迎來加速發展期。10月20日,魚躍醫療發布2017年三季報,公司1~9月實現營業收入26.93億元,同比增長34.6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28億元,同比增長22.11%。新華醫療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營業收入70.91億元,同比增加20.09%。另據微創醫療半年報,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17億美元,同比增長9.5%;實現凈利潤2061.4萬美元,同比增長272.4%。 新華醫療方面向本報記者表示,近年來,公司的營業收入增速一直保持著高速增長,規模也一直不斷擴大,并且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不斷好轉,已經達到了近幾年來一個最好的水平。 除了上述專業的醫療器械公司,綜合類醫藥企業的醫療器械板塊也表現良好。此前上海復星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0196.SH)中報顯示,公司醫療美容器械“達芬奇手術機器人”手術量保持快速增長,于中國大陸及香港地區手術量超過12800臺,同比增長約60%。 由于發展勢頭強勁,近段時間,國內醫療器械行業吸引了大批資本的涌入,甚至一些初創企業也獲得了資本的大筆投資。今年9月底,上海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1727.SH)發布公告,為推進在醫療器械行業的戰略布局,公司擬以自有資金2億元與其他投資人共同發起設立浙江聯創永鈞醫療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醫療基金規模預計16億元。同時,公司擬與上海聯創永鈞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出資設立浙江聯創永鈞醫療器械產業投資管理公司(暫定名),投資管理公司注冊資本1000萬元。 今年8月,研發磁控胃鏡膠囊機器人的安翰醫療技術有限公司也宣布獲得來自大中投資、軟銀中國資本等6家投資機構合計1億美元的投資,用于新品研發和開拓市場。 行業巨頭及多路資本的入局,一方面證明醫藥器械行業前景廣闊,另一方面也讓競爭愈加激烈。CIC灼識咨詢執行董事王文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醫療器械類企業目前不僅要面對國際巨頭的競爭,還要面對國內其他醫療器械類企業的競爭。要在這樣的環境中突圍,企業必須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技術產品,以及具有國際視野。“目前醫療器械行業的競爭,主要集中在資本和技術兩方面。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各路資本都開始布局醫療行業。所以相比資本,‘技術’在行業競爭中顯得更為重要。只有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才能發展出從產品的購買,到維保,再到更新這樣一個良性的閉環,也才能在這個行業中占據一席之地。” 尚處產業鏈低端 雖然得益于國家的政策扶持,我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前景一片大好,但根據各大研究報告及行業人士的分析來看,目前我國醫療器械市場占醫藥市場總規模的份額和高新技術仍與國外有較大的差距。 前瞻產業研究院報告顯示,目前我國醫療器械市場已近4000億元規模,年均增長率約23%。但國外醫療器械占醫藥市場總規模的份額已達到42%,國內醫療器械份額僅僅只占醫藥市場總規模的14%,整體水平相距甚遠。與此同時,高新技術醫療設備一直是我國醫療器械行業的“短板”,仍然主要依賴進口。 以家用醫療器械為例,日前,記者從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旁的一家醫療器械專賣店了解到,該店銷量最好的是國產樂安牌血壓計,月均銷量在50臺左右。根據銷售人員介紹,相比進口的醫療器械產品,國產品牌性價比較高,因此銷量較好。但該銷售人員坦言,質量技術方面,進口醫療器械的精度要比國產產品更高。 “目前中國的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相對規模較小,沒什麼核心技術和核心產品,70%~80%左右的醫療器械公司實際上只能算是組裝公司,主要都是從國外進口核心部件回來進行組裝,整體面臨著‘散、亂、差’的局面。”第三方醫藥服務平臺麥斯康萊創始人史立臣指出,國內目前使用的較為高端的醫療器械基本上都是進口而來,要想縮小差距,甚至實現“進口替代”難度較大。 在史立臣看來,國內的醫療器械企業如果單純靠自己研發,周期太長、難度較大,實際上有個便捷的路徑,就是到國外去收購優質資產,通過收購引進他們的核心技術,然后在中國市場量化生產。“現在這個時期恰恰是資本進入的一個很好的契機,通過整合國外資源才能打破‘散、亂、差’的局面,但收購的問題在于投資較高。” 王文華則表示,目前我國醫療器械行業與國外的差距主要體現在產品的研發、資本的注入、質量的把控,以及公司的規模四個方面。國內企業不僅應從海外引進人才資源,還應關注海外一些擁有新興技術的初創公司。通過海外并購,或者是專利的收購,來增強企業自身實力。 中信證券研究數據表明,我國共有1.4萬家醫療器械生產企業,90%以上為規模在2000萬元以下的中小企業,行業集中度較低,小而散的企業格局難以承擔研發和費用推廣壓力,企業的研發力量薄弱對產業集群效應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歸根結底,我國醫療器械企業的產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這造成了目前市場上的中小企業林立,行業集中度低的局面。”王文華表示,想要形成產業集群效應,提高行業集中度,一方面需要企業通過橫向并購擴張增加產品線,通過圍繞核心業務的縱向擴張向產業鏈上下游轉移,另一方面,醫療器械行業原本上下游企業的縱向擴張也能提高行業集中度。“這些原本處于醫療器械行業上下游的企業,無論是原材料供應商,還是自動化設備供應商,都可以通過收購中小型企業來布局醫療器械行業,完善產業鏈,將原本零碎的行業重新整合。” (原標題:行業“散、亂、差”局面待打破醫療器械產業迎井噴“國產化”突圍之路艱辛)
關鍵字標籤:拇指外翻原因
|